盛夏六月,蟬鳴荔熟,沉甸甸的果實把樹枝壓彎了腰,陽江荔枝迎來了火熱的荔枝采摘銷售旺季。以前,荔枝更多通過傳統渠道銷售,由田間地頭走向批發市場和商超。如今,互聯網已成為荔枝銷售重要渠道。不少年輕人穿梭于荔枝樹下,利用手機這一“新農具”,讓陽江荔枝跨越山海、香飄世界,在互聯網中孕育出“甜蜜經濟”。
“我現在正在自家的果園里采摘,你們可以看到我手中的荔枝,剝開粒粒皮薄肉厚、飽滿多汁……”近日,記者走進陽西縣上洋鎮那西村一處荔枝園,看到果農姚立志正對著手機錄制視頻,熱情推介自家的荔枝。在他身后,當日新鮮摘下的荔枝有序堆放,工人們正麻利地修剪枝葉、分揀裝筐,忙得熱火朝天。
姚立志家里30余畝荔枝園里,白糖罌、妃子笑、桂味等優質品種掛滿枝頭,日采摘量可達1500公斤左右。除了通過傳統批發渠道外,他還敏銳“嗅”到了互聯網商機,讓荔枝走上“云端”,觸達全國各地消費者。
“通過拍攝短視頻,能讓更多消費者直觀了解荔枝品質。”依托抖音、小紅書、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臺宣傳引流,姚立志帶動自家荔枝遠銷新疆、西藏、黑龍江等地。“目前有2.5公斤裝和5公斤裝的規格,最高峰時日銷量有上百單,平時也有幾十單。”姚立志說,線上銷售不僅拓寬了收入渠道,還能沉淀私域流量、積累回頭客,同時也有效帶動周邊果農共同拓展線上銷售。
借力互聯網平臺,姚立志還推行果園采摘體驗項目,端午假期吸引了不少來自珠三角的親子家庭、年輕群體前來沉浸式感受“日啖荔枝三百顆”的嶺南風情,讓消費者從“吃荔枝”變為“體驗荔枝文化”。
“我們運營著上百個社群,聚集了上萬名‘新沙扒人’買家,他們遍布全國各地。”“新沙扒人之家”有關負責人李亮介紹,“截至目前已成交約5000公斤荔枝,賣得最多的是‘妃子笑’,2.5公斤裝98元省外快遞包郵,深受省外消費者青睞。”端午假期,首批荔枝“飛”向重慶、江蘇、浙江各地,“新沙扒人”品嘗到“第二故鄉”的新鮮滋味,好評如潮。
通過直播鏡頭,李亮帶粉絲“云游”荔枝園,展示采摘、分揀、打包、發貨的各個環節。為講好荔枝故事,他圍繞“中國長壽之鄉”陽西的山海魅力與荔枝文化,創作發布了30余條原創視頻。其中,通過提煉陽西荔枝“吹海風、飲山泉、吃海鮮、硒土種”的山海孕育特色,創作專屬歌曲《陽西荔枝我最美》,讓陽西荔枝品牌亮點深入人心。
在陽江,熱衷觸網的“新農人”也越來越多,推動荔枝從枝頭到舌尖的“鮮達”。“枝頭摘下來怎樣,到手就是怎樣”“省內今天發貨明天到,省外一天半時間到”“順豐包郵,壞果包賠”……記者看到,在不少陽江果農的電商直播間,主播一邊介紹基地荔枝特色、購買優惠信息,一邊耐心解答粉絲的疑問,吸引消費者紛紛下單;冰袋、保溫袋和泡沫箱層層疊疊,工人們在分揀荔枝、打包過磅,旁邊冷鏈車整裝待發。
如今,荔枝的熱度持續攀升。據介紹,市、縣電商協會還積極開展各項培訓,協助果農開展線上銷售等,推動陽江荔枝走向全國。從“朋友圈圖文”到“抖音直播”,從“線上引流”到“線下體驗”,果農、網絡達人等借助抖音、微信等社交平臺開展短視頻營銷和直播帶貨,推廣荔枝銷售和采摘體驗,陽江荔枝正通過互聯網打開新銷路,助力“果籃子”鼓起農民“錢袋子”,讓“荔枝經濟”煥發新活力。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