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专区亚洲综合久久-日韩专区一区-日韩专区在线播放-日韩字幕在线-日韩综合

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一“鎮”興一方 聚產強縣域
——我市以創新型專業鎮建設賦能縣域經濟發展紀實
來源:陽江新聞網 作者:陳思捷 時間:2025-07-08 10:30 【字體: 】 瀏覽量:-

  仲夏時節,漠陽處處涌動產業活力。廣袤田野間,農戶們忙碌收割各類特色農產品,現代農業機械在阡陌間穿梭作業;智能車間里,合金材料在大型設備下火花四濺,精密儀器實時監測著數據;商貿物流樞紐中,特色商品集聚,電商直播讓“土特產”走向全國大市場。

  乘著“百千萬工程”的東風,我市將創新型專業鎮建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立足區域資源稟賦,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構建起“產業特色化、創新體系化、發展協同化”的專業鎮發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獲批專業鎮達5個,形成“2個先行示范鎮+3個新建鎮”的梯隊格局,覆蓋高端裝備制造、現代農業、海洋經濟、商貿產業等大領域,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政策活水精準滴灌

  差異化培育特色產業

  6月末的陽春市陂面鎮驕陽似火,漠陽江畔的沙土地里,白玉淮山迎來了收獲的尾聲。在三朗淮山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分揀區內,滿載淮山的小板車有序排列,十余名工人忙碌穿梭,將5000余公斤淮山搬上貨車,這些帶著泥土芬芳的淮山,即將奔赴珠三角的餐桌。“今年2月起就開啟收獲季節了,高峰時一天能收2萬多公斤,現在已近尾聲,預計7月全面收完。”合作社負責人鄭宏律介紹。

  在種植基地里,農戶們手持細長鐵鏟,沿著淮山藤小心挖掘。隨著泥土被鏟開,一根根粗壯筆直的白玉淮山逐漸露出真容。“漠陽江邊的沙質土壤特別適合種淮山,種出來的淮山個頭大、口感粉糯清甜,很受市場尤其是餐館的歡迎。”正在采收的農戶張伯說。

  多年來,陂面鎮在淮山產業上精耕細作,成果斐然。不僅成功斬獲中國“綠色食品”標志,打造出“三朗淮山”品牌,還被授予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淮山專業鎮。截至2024年末,陂面淮山產值約1.9億元,帶動農戶人均收入達2萬元,成為鄉村經濟騰飛的強勁引擎。作為2023年我市首批建設的省專業鎮之一,陂面鎮在創新型專業鎮建設中的成就,生動闡述了我市創新型專業鎮建設的培育路徑。

  “每個鎮的產業基因不同,必須差異化定位。”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年底,市科技局出臺相關方案,明確三年建設目標、七項重點任務等,加快建設形成一批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創新型專業鎮。隨后,該局組織專家團隊對獲批建設的專業鎮建設鎮開展深度調研,建立“儲備-培育-申報-建設”四級培育機制,明確差異化發展路徑。如陂面鎮重點發展淮山種植與加工,陽春市馬水鎮主攻先進裝備制造與新能源特色產業,陽東區紅豐鎮致力建設商貿集散基地等。同時跟進了解專業鎮落實規劃情況,定期督促報送進展情況,積極幫助解決創新發展的堵點,確保規劃實施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

  科技賦能提質增效

  創新驅動產業升級

  專業鎮建設的核心在于科技創新。在推進專業鎮建設過程中,我市尤其注重科技支撐能力的提升。為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提升各專業鎮創新能力,在2024年科技支撐“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項目中,我市設置專業鎮建設專題,安排200萬元資金支持陂面鎮、馬水鎮等首批專業鎮建設。

  “我們不僅提供資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幫助專業鎮搭建創新平臺,培育創新主體。”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以來,專業鎮內新認定18家高新技術企業,新增7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斑節對蝦良種規模化培育技術研究與應用”等一批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現代化廠房鱗次櫛比,重大項目加速推進,生產線高效運轉……走進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平岡鎮,創新創業的氣息撲面而來。近年來,該鎮聚焦制造業當家,不斷塑造發展新優勢,逐步形成了以先進材料、風電裝備制造兩大產業集群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平岡鎮是我市專業鎮建設的新建鎮之一。該鎮圍繞打造“鎳合金為主,兼顧發展鉻合金、鋁合金、硬質合金”的合金材料產業集群,全力搭建高能級創新服務平臺,鎮域內有特色產業龍頭企業12家、高新技術企業4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0家;建有1個國家級產業化基地,擁有市級研發機構44家,省級研發機構19家,可提供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經驗、人才資源、技術資源、環境平臺資源等集聚資源合作服務,成為推進鎮域產業技術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

  一“鎮”興一方,一方促全盤。從首批專業鎮建設的初見成效到新興專業鎮的創新發展實踐,在推進專業鎮建設中,我市以科技創新為引領,通過政策扶持、平臺搭建、主體培育、成果轉化等多措并舉,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讓創新基因成為區域發展的“強引擎”。

  產業融合延伸鏈條

  激活鄉村振興動能

  在陽東區紅豐鎮菠蘿蜜基地,果香飄溢昭示著又一年的豐收季來臨。阮氏精品菠蘿蜜園負責人阮牛,這位從父輩手中接過種植接力棒的新農人,一早便穿梭于繁茂的果樹間。只需目光一掃或輕叩果皮,他便能精準判斷出菠蘿蜜的成熟時機,而后熟練地將果子采摘下來,運往臨街店鋪。

  “現在正是菠蘿蜜上市的最佳時候。”阮牛介紹,每年的5月到9月是盛果期,基地精選了當地最為知名的本地品種“紅豐一號”,得益于紅豐鎮優越的氣候與肥沃的土壤,菠蘿蜜口感香甜、果肉緊實,在市場上備受青睞。

  為了更好地拓寬菠蘿蜜等特色產業銷路、提升產品附加值,紅豐鎮引導企業建設小型冷庫以及真空冷凍干燥技術深加工生產線,研制生產凍干菠蘿蜜、凍干菠蘿蜜脆條等產品,延長菠蘿蜜的貯存周期。同時,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聯合廣東省海洋大學專家團隊開展菠蘿蜜產果質量專題研究,創新研發出深受群眾喜愛的菠蘿蜜酥等產品。此外,組織舉辦菠蘿蜜文化節,帶動農戶銷售農產品超百萬元,激發農戶擴大種植規模的積極性,推動農民增收致富。

  “專業鎮建設不僅提升了鄉鎮經濟活力,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持續的動力。”紅豐鎮鎮委委員梁進通表示,該鎮錨定“商貿興旺、宜業宜居”的目標定位,聚焦商貿專業鎮建設,成立了專業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以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支撐,以優勢農業、工業產品為特色,全力打造“市郊商貿強鎮”和“田園風情小鎮”,形成公共服務體系完善、產研學合作豐富的專業鎮產業集群。

  在專業鎮建設中,該鎮強化培育智能電器、五金刀剪、木器制造等本土優勢企業,抓好企業“小升規”培育工作,推動企業穩定生產、達產、擴產;充分利用紅豐中路升級改造成示范主街的有利條件,重點打造具有商貿特色的街區、夜經濟街區,完善周邊配套基礎設施。同時,大力推廣“漠陽香”絲苗米、菠蘿蜜、澳洲堅果等本地特色農產品,打造紅豐本地現代農業“三張名片”,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從田埂到車間,從農戶到創客,我市專業鎮建設正在激活鄉村振興的“神經末梢”。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推進“產業特色化、創新體系化、發展協同化”,讓專業鎮建設與縣域經濟深度融合,助力更多特色產業成為富民強鎮的支柱,在漠陽大地書寫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新篇章。


相關文件: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