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陽春市春灣鎮那星村,5公里長的“美麗庭院示范帶”蜿蜒曲折,路邊枇杷樹影婆娑,院子里菜畦與花籬交錯,與遠處的石山相映成趣。誰能想到,風景如畫的那星村曾是亂搭亂建的“重災區”。
“臟亂村”如何變身“山水畫廊”示范村?村民說: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莫介生是個實在人,他“有法子”。
從外出務工者到村委委員,再到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莫介生用8年時間讓這個粵西小山村的村集體經濟增長了近4倍,也讓那星村面貌煥然一新,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領略喀斯特地貌的鄉村田園風光。
一次暴雨夜的經歷,促使莫介生萌生了返鄉的想法。2016年的一場暴雨,村里的大棚紛紛被吹倒,莫介生跟著當時的村黨總支書記在泥水里泡了一夜,眼看村民的農作物被風雨打倒卻束手無策。那時,他想:“村里要是有錢,早該把大棚加固了。”
后來,莫介生回到村里,成為一名村干部。剛上任,他就要面對村里諸多的困境:青壯年外出務工,土地撂荒嚴重,村集體經濟收入低。“2017年剛當村干部時,村里連辦公經費都要湊。”莫介生指著村委會舊照片里坑洼的村道、亂堆的柴草,滿是感慨。
“村集體沒錢,說話都不硬氣。”莫介生翻出了2023年的村財務報表,13.6萬元的收入里,大半是上級補貼。面對村集體經濟薄弱的窘境,他瞄準賦閑在家的村民,在春灣鎮的支持下,牽頭成立強村富民公司,首創“村集體+勞務公司”模式,組織村民承接鎮區綠化養護、河道保潔等工程。
勞務公司接的第一單工程是鎮里的河道清淤,莫介生帶著村干部下水挖淤泥。村民看到村干部不怕臟、帶頭干,便開始踴躍報名。勞務公司運營一年,就帶動了村民就業200余人次。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萬元,差不多是2023年的4倍。
鄉村振興,既要“富口袋”,也要“美環境”。2023年,莫介生又創新推行“支部引領+黨員示范+群眾參與”機制,將全村劃分為15個網格,每個網格由1名黨員帶頭,帶動10戶村民組成環境整治小組。莫介生帶頭拆除違章建筑,三個月內清理堆放多年的垃圾80噸,整治“三線”亂拉亂掛97處,那星村一躍成為陽春市人居環境整治樣板村。
為了讓村子“綠起來”,莫介生帶著黨員干部開展“義務植樹周”活動。4000多株苗木種下去,怕干旱導致樹苗活不了,他便帶頭開著三輪車載水澆樹。村民看到后,自發組成“護綠隊”。現在,村口的水杉林已成網紅打卡點。2024年,那星村捧回了陽春市“百千萬工程”夏季攻堅優秀獎。
在莫介生的辦公桌上,一本泛黃的“民心賬本”敞開著,上面寫著:2018年臺風“山竹”來襲時,連夜轉移獨居老人;2024年旱季,協調消防車為缺水戶送水;村民糾紛、孩子上學、看病報銷……樁樁件件都記在本上,更刻在他心里。
“莫書記的手機24小時開機,我們有事隨時能找到他。”村民葉阿姨說,有什么事,找莫書記就行了,大家都信任他。如今的那星村,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大大提升,先后獲評“2018-2021年度陽春市鄉村振興先進集體”“2021-2023年度陽春市文明村”。
近日,廣東省委、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對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工作表現突出集體和個人給予表揚的通報》,莫介生獲“表現突出個人”表彰。
“在外漂泊多年,總想著為村里做點實事。”這位已過不惑之年的村干部,說出了自己樸素的愿望,“我沒什么大本事,就是想讓村民在家門口能掙錢,讓小孩覺得農村不比城里差。”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