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专区亚洲综合久久-日韩专区一区-日韩专区在线播放-日韩字幕在线-日韩综合

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江城區:以“漠陽紅”黨建示范工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工作為抓手,抓基層黨建促鄉村振興
來源:陽江新聞網 時間:2019-05-15 09:59 【字體: 】 瀏覽量:-
轉載分享:

  核心提示   

  “漠陽紅”黨群服務中心深受群眾歡迎,新時代文明實踐有了陣地和舞臺,富民興村產業蓬勃開展,農村人居環境越來越好……近年來,江城區以“漠陽紅”黨建示范工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工作為抓手,譜寫了“黨建引領 鄉村振興 文明同行”的新篇章,以黨建引領推動鄉村各項事業全面振興。 

  13日,江城區召開抓基層黨建促鄉村振興暨“漠陽紅”黨建示范工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省、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暨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現場會精神,對該區下階段抓基層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進行部署。 

  區委書記陳基文在會上表示,實踐證明,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接下來,江城區將以“漠陽紅”黨建系統工程為引領,推動全區鄉村振興工作深入開展。抓住重點工作,全力落實富民興村產業、人居環境整治、脫貧攻堅等鄉村振興硬任務。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壓實管黨治黨責任,以新擔當新作為推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凝聚群眾,以“漠陽紅”黨建示范工程促鄉村振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為陽江打造沿海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點、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濱海城市作出江城貢獻。 

       

  推進“漠陽紅”黨建陣地全覆蓋 

 

  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漠陽紅”黨建系統工程是江城區打造的一個響亮的黨建品牌,通過實施“漠陽紅”黨建系統工程,建強基層黨組織,為全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經過一年多來的共同努力,該區“漠陽紅”黨建系統工程取得一定成效,成功打造了首批10個“漠陽紅”黨群服務中心示范點,深受基層黨員群眾歡迎。 

  據悉,江城區委將把“漠陽紅”黨建品牌作為當前和今后的一個系統工程來抓,通過實施“漠陽紅”黨建系統工程,引領全區各個領域的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強化基層組織建設、隊伍建設、陣地建設、制度建設,全面提高該區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水平。爭取用1至2年的時間,完成“漠陽紅”黨建陣地在全區14個黨(工)委、30多個區直機關、115個村(社區)和部分“兩新”黨組織的覆蓋工作。 

  為此,江城區將 “高標準”謀劃“漠陽紅”黨建系統工程。對基礎較好、條件成熟的基層黨組織,列入重點工作項目加以指導,重點支持,高質量、高標準、高要求推進2019年第二批“漠陽紅”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全覆蓋”推進“漠陽紅”黨建系統工程。今年重點建設區級“漠陽紅”城市黨建聯動中心,著力打造城市基層黨建綜合體,統籌把產業園區、商務樓宇、城市社區、非公企業、民辦學校黨組織等領域黨建工作聯動共建。“全方位”落實“漠陽紅”黨建系統工程。以“漠陽紅”黨建系統工程引領基層黨建工作和重大任務落實,突出政治引領和領導核心作用,加強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落實黨內政治生活,健全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機制,建強基層黨員干部隊伍。找準“漠陽紅”黨建系統工程引領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掃黑除惡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把基層黨建全面融入各項中心工作中,筑牢全區改革發展穩定的基礎。 

       

  突出重點落實鄉村振興硬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今后一段時期,江城區在落實鄉村振興各項任務的過程中,將結合實際,突出重點,持之以恒抓好重點工作落實,不斷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加快發展富民興村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以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契機,提高農業產業集約經營水平和現代管理水平,著力建設好江城區綠蘿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并充分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推動打造一批農業特色鎮和專業村,做大做強優勢農業產業。扶持和帶動小農戶和區域特色產業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增加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經營性收入。 

  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形成良好綠色生態。扎實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消除農村臟亂差現象,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重點推進5個省定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范村工作,64個行政村擇優選定1至2條以上自然村著力打造成示范亮點村。 

  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統籌推進區鎮村集中供水設施和配套管網建設,繼續優化農村公共服務,全面改善農村學校的基本辦學條件,大力推進健康村鎮建設,完善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政策機制,完善鄉村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傳承和弘揚江城優秀傳統文化。 

  堅持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實現高質量穩定脫貧。真抓實干,精準施策,確保到2019年底實現95%以上的相對貧困人口達到脫貧標準、90%以上的相對貧困村達到出列標準,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相對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5個省定貧困村全部出列。 

  加快構建城鄉融合機制體制,激發鄉村活力。大力推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化改革,打造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的平臺和體制機制,激活農村資源要素。統籌推進農村各項重點改革,加快創新農村建設管理模式。 

  開展“萬企幫萬村”行動,引導社會廣泛參與。積極引導企業單位、社會各界和新鄉賢通過投資、捐助、認購、認建等形式,參與整村或連線連片鄉村建設。鼓勵社會各界捐助建設和改造村莊基礎設施和公益性項目,參與村莊規劃設計或提供咨詢服務;鼓勵工商企業以合作開發方式,投資村內經營性服務和建設項目;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農村文化保護修復和扶貧救助事業。 

       

  新時代文明實踐江城在行動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舉措,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滿足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戰略之舉。江城區將在前期建設好示范點的基礎上,推廣試點工作經驗,全面推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努力在全區實現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1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全覆蓋。 

  作為全省2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試點區之一,江城區將打造“區實踐中心、鎮(街道)實踐所、村(社區)實踐站和全區N處實踐點”的“3+N”組織架構。科學合理制定試點工作推進方案,堅持城鄉結合、條塊結合,確保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按照正確方向健康發展。因地制宜,整合場所。將新型農村社區中心、村文化室、道德文化小公園、文體小廣場、文明家庭展室、社區文化中心、志愿服務工作站等面向群眾的場所全部納入實踐場所建設,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1中心、5基地”為統領,著力打造百姓宣講、幫傳、評學、傳統禮儀傳承推廣、文化演藝等5支志愿服務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堅持問題導向,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一是著力推進“六傳三做”:即傳紅色基因、傳改革精神,做堅定理想信念奔夢人;傳尚德風尚、傳文明禮儀,做創全國文明城市新主人;傳傳統文化、傳新風新俗,做新時代新生活江城人。二是常態化開展實踐活動。以身邊人講身邊事的形式,變“文件語”為“家常語”、以“小故事”講“大道理”,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廣泛開展“道德模范”“江城好人”系列評選宣傳活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以志愿服務項目為紐帶,調動社會力量,聚集愛心資源,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制度化發展。按照群眾需求編演文化節目,在傳統節日慶祝上注重深化移風易俗,突出文明新風弘揚,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引導廣大群眾學禮儀、知禮儀、行禮儀,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 

       

  典型推廣   

  那蓬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片 

  埠場鎮那蓬村位于市區西南面,村內河網密集,山清水秀,自然環境優美。該村蓬山、那梨、果園三個自然村是江城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片,這里人杰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是著名國畫大師關山月及著名書法家關振東的故鄉。 

  近年來,那蓬村黨委緊緊抓住省定貧困村和鄉村振興的有利契機,以蓬山、那梨、果園3條自然村為整治重點,打造連片示范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把支部建到各個自然村,組織黨員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在產業扶貧、人居環境整治、村風民風等方面均取得了豐碩成果,村民安居樂業,基層黨組織戰斗力進一步增強,昔日的“后進村”逐步蝶變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預計于2020年達到脫貧出列標準,摘掉貧困的帽子。 

       

  對岸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崗列街道對岸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是我市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試點之一,依托村綜合公共服務中心以及崗列街道綜合文化站,與崗列街道文明實踐所一體建設推進,一并設計打造,共享共用相關資源。目前,設有文明實踐文體廣場、文明實踐講堂、文明評學驛站、文明幫傳驛站等多個功能區。 

  該實踐站以鄉村振興為主線,以提升村民文明素質、做“講文明對岸人”為切入點,以新生活、新風俗為突破點,切實制定實踐活動安排表。由街道、村兩級志愿者、基層干部、鄉賢、致富帶頭人、退休教師等組成的文明實踐隊伍,開展了文明傳承、移風易俗、養老教育、扶貧濟困、送戲下鄉、科技科普、衛生健康等各類文明實踐活動,開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建設30周年等理論宣講活動。掛牌運作以來,一場場文明實踐活動,成為提高群眾思想文化素質的“及時雨”,獲得當地群眾的好評和歡迎。 

       

  金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城東街道金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是江城區“漠陽紅”黨建工程的首批示范點之一。中心圍繞“創新為先、服務為重、祥和為本、發展為要”的總體理念,將黨群服務中心劃分為黨建宣傳、創新治理、鄰里互動、群眾服務、黨員活動五大區域,細分為社會治理創新室、十九大主題室、黨員書屋和鄰里互動區等9個功能陣地,是一個全新的集黨員和群眾教育、管理、培訓、展示、服務和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 

  該中心工作以服務為主,重點突出“一核二化三機制四主題”黨建工作模式,擦亮“片區經理人”網格化和“說事評理”專業化這兩大社會治理創新品牌。通過把這兩大品牌融入黨群服務中心服務,增強其作為金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獨特性和前瞻性,同時,積極推動“巷長制”“鄰里節”,探索新時代下鄰里關系的和諧相處模式,切實為社區特別是老年人、殘疾人、青少年等提供多元化綜合服務。 

相關文件: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