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市委常委會會議暨市委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市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第37次會議召開,認真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警察警旗授旗儀式上的訓詞、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和參觀抗美援朝主題展覽時的重要講話、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委常委會會議精神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若干措施》精神,聽取我市國家安全工作、疫情防控工作和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匯報,研究我市貫徹落實意見。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焦蘭生主持會議。
會議強調,習近平總書記訓詞,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公安工作的關心厚愛和殷切期望。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大會上和參觀主題展覽時的重要講話,精辟論述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具有強大的思想震撼力和時代感召力。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國家安全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為國家安全治理勾畫了清晰路徑。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一要忠實履行新時代公安工作職責使命,忠實踐行總書記訓詞精神,始終堅持“人民公安為人民”,以維護公平正義為要務,堅持從嚴治警不放松,努力把陽江建設成為廣東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二要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大力宣傳志愿軍的英雄事跡和革命精神,扎實做好“雙擁”工作,用心用情做服務保障工作,大力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持續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三要扎實推動國家安全各項工作落地落實,著力防范化解國家安全風險,大力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加強國家安全干部隊伍建設,壓實維護國家安全的主體責任,推動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以赴做好我市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一要深刻認識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嚴格按照中央和省關于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持續鞏固好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二要密切關注疫情變化形勢,因時因勢調整防控策略。要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繼續抓好客運站場、漁港碼頭和出入境口岸等重點場所的“健康碼”查驗,加強中高風險地區來返陽人員的排查監測。要持續強化“人物同防”,嚴格落實“四早”要求,扎實做好入境人員的全流程閉環管理,加強對入境物資尤其是進口冷鏈食品的全面檢測、預防性消毒和全鏈條管理,扎實推進重點人群疫苗接種工作。要認真做好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加強物資保障和應急演練,做好流感、新冠肺炎等多病共防,全力降低新冠疫情疊加流行病的風險。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加強防控知識科普宣傳,引導群眾保持良好習慣,降低人員流動性,嚴防疫情傳播風險。三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疫情防控工作規范到位。市、縣(市、區)兩級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要落實牽頭抓總責,加強統籌協調、定期分析研判,科學謀劃部署防控工作。各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推動各行業各領域疫情防控工作落實落細落具體。各工作專班要繼續發揚連續作戰精神,確保各項防控工作組織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
會議強調,一要始終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樹牢安全發展理念,時刻保持風險憂患意識,堅決克服麻痹思想,任何時候、任何區域、任何項目都不能放松和降低安全生產的標準和要求,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我市“十四五”開局營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二要扎實做好歲末年初各項重點工作。要嚴格落實“一線三排”工作機制,緊盯道路運輸、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水上交通和漁業船舶、旅游、消防、非煤礦山等重點行業領域,深入開展安全風險排查整治。要加強源頭安全管理,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突出抓好危化品運輸安全,抓緊抓實水上交通和漁船安全。要堅持預防為主,加強各行業各領域安全生產特別是冬季防山火的宣傳教育,推動“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理念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人心。三要認真抓好深化消防執法改革工作。要健全完善消防救援體系,加強消防救援專業隊伍建設,著力打通消防安全監管和應急處置“最后一公里”。四要切實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組織領導。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履行好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重要崗位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遇到突發情況及時上報、及時處置。各級安委會要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各地各有關單位要綜合運用考核督導、約談通報等方式,督促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確保全市社會大局安全穩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