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专区亚洲综合久久-日韩专区一区-日韩专区在线播放-日韩字幕在线-日韩综合

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陽江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推動高質量發展
以“小切口”辦實事,以“大格局”開新局
來源:陽江新聞網 作者:任紹華 時間:2021-08-31 09:13 【字體: 】 瀏覽量:-
轉載分享:

  精心組織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活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位居全省前列,總投資約1112億元的66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竣工和簽約,持續掀起陽江大招商、大建設、大發展新高潮;完善城市空間規劃,與央企展開全面合作,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持續改善民生福祉,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

  今年以來,我市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全市上下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緊緊圍繞省委賦予陽江“兩個定位”戰略要求,堅持“向海發展、工業立市”,圍繞市委“123+N”工作安排,集中精力建設“三個體系”,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小切口”辦實事,以“大格局”開新局,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喜人的新氣象。

  以新思路大格局推動經濟發展壯大

  “推動陽江高質量發展,要站在改革開放的前沿來想問題,以立足加快發展來干事情。”在市委七屆十四次全會上,市委書記林道平語重心長地說,進入新時代,我們要有所突破、后發趕超,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在思想觀念上來一個大提升,要有干大事業的視野格局。

  與中國鐵建、中國能建、中交集團、中國電建、中國聯通等央企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大力推動建設產城融合、產教融合的陽江科學城,與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財經大學等高校達成合作共建高水平創新平臺意向。

  林道平多次率隊深入企業召開現場辦公會,面對面與企業家座談交流,聽取企業意見建議,現場為企業排憂解難。同時,要求全市各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定期召開招商引資推介會和現場辦公會,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我市還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由市領導牽頭帶隊,圍繞省委賦予陽江的“兩個定位”戰略要求,分別開展了產業發展、交通運輸、城市建設、旅游文化、民生保障等一系列專題調研,形成了一批高水平調研成果,進一步理清了發展思路。

  圍繞建設現代產業體系部署,我市在新思路、大格局的推動下,經濟發展煥發出新活力。合金材料、海上風電、電力能源、食品加工、五金刀剪、濱海旅游等重點產業蓬勃發展,同時規劃了8個重點功能片區,作為對接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的重要平臺,致力為兩個合作區建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目前,我市合金材料產業總產值突破700億元,今年有望實現千億產值目標,成為華南地區重要基礎原材料生產基地之一;海上風電投資建設累計投資443億元,實現從風力開發到裝備制造、研發設計、檢測認證、運維管理、綜合服務的全產業鏈發展。

  圍繞陽江濱海旅游高質量發展,林道平兩次專門聽取海陵國際旅游島建設工作匯報、研究推進相關重點工作。加快推進海陵島環島碧道、云道項目、廣東海絲館系列項目、世界級漁港經濟區項目等規劃和建設,陽江濱海旅游對標國際一流、聚焦世界目光,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在黨史學習教育引領下,陽江全市上下干事創業激情得到空前激發,一張張對標最高最優最好的發展藍圖在漠陽大地徐徐鋪開,300萬漠陽兒女凝心聚力,推動經濟發展開創新局面、展現新氣象。

  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幸福宜居成色更足

  今年6月18日,到陽江履新才1個多月,林道平就主持召開市委書記專題會議,專門研究我市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和城市規劃建設重點專項工作。此后,林道平又多次對城市建設和管理進行研究部署,推動相關工作落實,提出要全力打造綠色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活力城市、文明城市。

  目前,我市對全市國土空間規劃、重點片區和重點項目進行規劃編制,初步形成了城市空間發展、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發展片區劃定、綜合交通提升等十個專項規劃和指引,成為指引我市未來城市建設發展的行動指南,同時提出以“地礦統籌”融合方式建設一批重點項目的新思路。

  今年7月,我市正式出臺《陽江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2021-2025年)》,計劃逐步對全市204個老舊小區(片區)進行改造,陽江舊城區的“九街十二巷”等老舊小區,有望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屬于陽江人民的“鄉愁”將得以保留和延續。

  圍繞建設基礎設施體系部署,我市按照“市內快速化、縣際半小時、融灣1小時”的目標,加快推動港口、高鐵、高速、機場建設和市內道路快速化改造,加快構建“六縱六橫”快捷骨架路網,一大批水、路、電、氣、信等城鄉基礎設施加快推進。

  港口方面,陽江港在建碼頭泊位18個,短期內有望實現吞吐量超億噸大港目標;鐵路方面,除江湛鐵路建成開通外,在建的廣湛高鐵計劃2025年建成通車,屆時我市將實現“縣縣通高鐵”,陽江到廣州1小時、到深圳1.5小時;公路方面,我市總里程達10812.6公里,“五橫三縱兩支”高速路網加快形成;機場方面,陽江機場項目正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建成后將填補我市民用航空領域空白……

  在鄉村,市委七屆十四次全會明確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每個縣(市、區)今年要在城市周邊、高速出口及國道省道周邊打造3至5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示范鄉村,建設1條不少于15公里的鄉村風貌示范帶。

  繼被列入“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后,2020年陽江又摘得全國“幸福宜居之城”的榮譽。今年,陽江又入圍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的“2021年最具幸福感城市”評選活動的候選城市,陽江有望再次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持續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陽江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幸福宜居的成色越來越足。

  以“小切口”辦實事為群眾排憂解難

  江城區沿湖西路人行道便民改造;進一步提升主城區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推進宜居城市建設;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提高城區視頻監控覆蓋率;陽西縣危橋改造項目;建設江城區雙捷鎮街心公園和重建雙捷二橋;解決陽東區大溝鎮壽長村行路難等問題;推進社區體育公園建設;高新區蒲殼山中型水閘重建工程;整治校園安全隱患……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市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圍繞群眾“急難愁盼”的“小切口”問題,制定了“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清單,有23項重點民生項目由市四套班子領導成員親自掛帥,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落實,按照時間表、任務圖推進,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為進一步提升主城區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推進宜居城市建設,持續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林道平親自掛帥督辦,推動環境衛生整治、城市修補工作、提升市容市貌、構建城市精細化管理長效機制等,并多次帶頭深入市區大街小巷、城鄉接合部參加環境衛生大清掃活動,用實際行動號召廣大市民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在社區建設垃圾分類收集亭120座,方便背街小巷居民住戶投放垃圾;內街保潔員晚班由原來22:00時下班調整為23:00時;增加4臺高壓清洗車清洗垃圾桶及放桶點地面;在公廁推廣安裝“云紙”智能免費取紙巾機;增設病媒防制設施800多個,清理孳生地1500多處;修補破舊路面約288處……隨著一件件影響居民生活的“小事”得到解決,陽江城市的宜居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

  計劃投入670萬元為全市約1340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開展無障礙改造,爭取實現全市有需求且符合條件的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全覆蓋;分兩批對陽西縣49座橋梁和43座涵洞進行修整改造;積極爭取省級資金280萬元,支持沖口社區體育公園、南灣社區金碧灣體育公園等10個社區體育公園建設……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一件件民生實事,就是一項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隨著我市“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實干擔當凝聚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

  學史力行是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好的工作思路和謀劃,需要有好的執行和落實。我市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引領,引導黨員干部把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的成果,轉化為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實際行動,自覺用偉大建黨精神滋養黨性修養,始終用黨性原則修身律己。

  在市委七屆十四次全會上,林道平叮囑黨員干部,陽江要落實省委“兩個定位”戰略要求,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要最大限度激發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積極向上、奮勇爭先的干事創業氛圍,讓干部充滿正氣、群眾充滿信心、事業充滿希望、城市充滿活力。

  今年5月到陽江履新后,林道平很快深入各縣(市、區)調研,每到一地都要強調工作作風,要求當地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從嚴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推動各項事業發展開創新局面。

  為了推動基層各項工作,我市還實施“培苗強基”計劃,從市縣兩級部門選派100名優秀年輕干部到鎮(街道)任職,建立優秀年輕干部到基層鍛煉的機制,強化干部在基層成長、從基層選拔的用人方針,進一步提升干部隊伍整體素質。

  在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方面,我市突出“政治標準+廉潔底線”,把對黨忠誠、政治可靠、清正廉潔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首位要求;突出“工作實績+群眾口碑”,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成多少事、干的事群眾認不認可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關鍵參考,形成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

  我市還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不斷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要求黨員干部在工作中聽令而行、聞令而動,在各自崗位上攻堅克難,以工作體現忠誠、以發展體現擔當、以解決問題體現落實成效。

  站在建黨百年的新起點上,陽江全市上下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凝心聚力推動市委“123+N”工作安排,加快打造沿海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點、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濱海城市。


相關文件: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